回首頁|網站導覽|常見問題集

2019生命教育論壇活動報導

 

得榮基金會2019生命教育論壇,於十一月三十日下午於信基大樓地下二樓舉行。此次邀請專家學者共同籌劃生命教育論壇,期能對志工與所有關心生命教育之人士,在生命教育的知能與實務上,得到專業的加強,使生命教育的服務不只有廣度,更能有深度,以因應現在社會的需求。活動現場共有得榮生命教育志工、學校師長、社區家長、外界機構人士約230位到場一同學習成長。

 

生命教育論壇首先發表論述的是中央研究院曾志朗院士,主題是:『開啟人類文明無限可能性:生命的內涵與智慧』。曾院士在第一張投影片就向台下聽眾拋出一個大問題:「問世間智為何物?」,接著再以未來社會的八面挑戰,引出人類文明的一代又一代的發展歷程,並重點介紹多位卓越科學家的貢獻與發展背景,使眾人理解科學家相似的學習歷程與思考模式。面對充滿機會與挑戰的未來社會,曾院士提醒我們應當在教育上加強閱讀、啓發生命,運用數位教育、創新思想,發揮人運用工具累積知識的能力,讓智慧的爆發力永無止盡。

 

第二位演講的是前師範大學教育系主任的譚光鼎教授。譚教授在過去擔任師大附中校長時就大力支持生命教育的推動。他的題目『社會化與生命教育』主題講述青少年在發展過程中,是從生物個體經社會化發展成社會個體,從內在向度發展自我、外在向度發展群屬感。「重要他人」此一概念更是兒童與青少年生活世界中非常明確的對象,使在社會化以及人格形成過程中構成重要影響。生命教育從社會化的的角度來看,即提供兒童與青少年自由發展機會,以探索自我、認識自我、創造自我。生命教育也提供『重要他人』的成功典範,讓孩子產生認同學習,建立價值理念,增進自我認同並自我創造。最後譚教授以「與孩子同行,活出生命的意義與價值」與在場志工、家長、老師共勉。

 

第三位發表人曾麗玉老師,是中華科技大學文創與數位多媒體系講師,他長年在大學開設生命教育通識課程,更將得榮教材轉化運用到高等教育。他發表的題目是:『十二年國教生命教育素養與本質─以數位多媒體為例』。她說明生命教育的本質是「生命」與「愛」──作為連貫與統整生命教育之議題發展的主軸。「五大核心素養」的哲學思考是要幫助人反思「生命」的意義與價值;透過人學,探索「生命」的圖像,了解人是活在關係中;透過終極關懷,會通信仰與生命的互依互存關係;透過價值思辨,反思人生活與工作的目的;透過靈性修養,轉回良心四端、放下人與人之間的利害關係、勾心鬥角、與爭競相較,持守信心與信仰(faith and believe),平時養成回到生命的源頭與脈絡,讓愛不斷湧流,以落實十二年國教以生命教育為核心素養的願景。

 

最後一位演講者是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地區的負責人黑幼龍董事長。他曾被評選為對台灣最有影響力的人士之一,也是人際關係、親子互動的專家。他帶來的題目是:『溝通與激勵』。黑幼龍先生談到哈佛大學一項歷時75年的研究調查發現,良好的溝通與人際關係,是健康、快樂、成功的關鍵,所以他與現場所有的來賓分享卡內基的人際關係原則的其中九條:

第1條,不批評、不責備、不抱怨

第2條,給予真誠的讚賞與感謝

第3條,引發他人心中的渴望

第4條,真誠的關心他人

第5條,經常微笑

第6條,姓名對任何人而言都是最悅耳的聲音

 第7條,聆聽。鼓勵别人多談他自己的事

 第8條,談論他人感興趣的話題

 第9條,真誠的讓他人覺得他很重要

演講中,黑幼龍先生分享一個教育的故事「湯普森夫人:一生中最棒的老師」內容感人真摯,令現場志工老師動容泛淚。

 

本次論壇藉由四場精彩的演講,帶給與會者們對生命教育有更深更廣的認識,再次感謝為我們帶來精彩內容的專家學者,感謝各界嘉賓的參與,感謝各地志工在生命教育推廣上的努力,新的一年,我們一起繼續「用生命感動生命,用愛傳播愛」,邀請有共同理念的朋友一同來推展生命教育,將生命教育普及到社會各個角落!

更多活動照片請看這裡↓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g/glory.life.edu/photos/?tab=album&album_id=2762503013807465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