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首頁|網站導覽|常見問題集
教材教案介紹
國小生命教育教學方案簡介
得榮基金會所出版,國小生命教育教學方案,以深入淺出的概念,運用生活中唾手可得的生命故事,透過探索、思考、啟發的過程,期能建立孩子們的人生觀,將正確的價值觀內化為他們『擇善』的能力,以培育孩子們發展健全的人格,懂得「如何生活」並知道「為何而活」。
全套課程依年級分為六冊,每一年級一冊。每冊內容均依照生命教育基本理念,以個人為核心,發展人、我、環境、與宇宙四個關係,四個向度-「人與己」、「人與人」、「人與環境」、「人與宇宙」。
每一單元皆有不同的主題,帶領孩子學習不同的生命經驗,以深化孩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,進而培養孩子成為正確的器皿。各冊詳細內容如附表。
人與己、人與人
重在「品格及靈性」的發展,包括六個單元,每個單元涵蓋兩項品格,分別是:
- 尊重與自主
- 責任與誠信
- 公義與寬恕
- 關懷與恆忍
- 合作與喜樂
- 孝悌與感恩
人與己
人與人
人與環境
屬於生態與生命的關懷,包括三個單元:
- 植物的奧祕
- 動物與自然的奧祕
- 人體的奧祕
人與宇宙
引導孩子探索生命的真諦,不避諱談生論死,包括三個單元:
- 欣賞生命
- 活出生命意義
- 生死尊嚴
國中生命教育教材
根據87學年度「台灣省國民中學推展生命教育實泥計畫」:
融合人與己、人與人、人與環境、人與自然丶人與宇宙各向度於各主題。
欣賞生命
- 生命的奧祕
- 生命的歷程
- 生命的價值
藉由認識自然界的奧妙,由一些人物的人生歷 程中,探索不同的人,活出不同的故事,進而珍惜生命、愛惜自己,能珍視並維護所有的生 命 。 由成長過程中,生命的節奏和規律,認識 生命的意義與存在的價值 。
做我真好
- 我是誰
- 我和你
- 創造和諧的大我
從人與萬物的關係,以及人與人的不同,認識每一個人生來都有與別人不同的特質,是膚蕢有用的·跳出自我設限的小框框,明瞭我與周遭人、事、物的關聯 。 善用群我闢係所發揮的力量,從狹窄的「 小我」擔展到厝泛的「 大我」 。
生於憂患
- 萬花筒人生
- 回首來時路
- 點燃生命的光與熱
認識痛苦與困難是生命的一部分,並瞭解其對 人生的益處,而能欣然接受人生多變的現實 。面對各種困難時,能以戚謝代替埋怨,以積極樂襯代替消極悲襯 。 不僅能走出自己的困境,更以助人取代自憐,對周囿的人散發生命的光 與熱 。
應變與生存
- 生命的奇蹟
- 飛捲的青春
- 海闊天空任翱翔
重在青少年生命成長正處於 「變」的階段,認識影響青少年自我成長的種種變因,並流行於 青少年中的事物,分析青少年追逐的心理及正璀的導向,以有所分辨,不盲從跟隨,培秦真正值得追求的事物、興趣及專才,奠定人生走 向 。
敬業樂業
- 乘著夢想的翅膀
- 丈高樓平地超
- 快樂人生盡其在我
生命乃是一個創造並實踐理想的過程,認識要達到人生的理想目標,需要努力與勤蕾,也就是敬業的態度,來面對人生各階段的發展,享受工作中的樂趣,以及真正的快樂是從承擔責任、服務他人中得到的 。
信仰與人生
- 挑戰自然之謎
- 探索信仰之路
- 迎向開闊人生
認識歷代著名科學家從襯察自然科學現象所得到關於信仰的襯點,認識信仰的益處,分辨正璀與錯謬的信仰,運用信仰的力量,構築開 闊的人生方向 。
高中生命教育教材
根據教育部於民國88年頒訂「台灣省高級中等學校推展生命教育實紇要點」。
良心的培養
- 良心寫真
- 失去樂園之後
- 良心進化的工程
認識良心是真我的呼罄,彰願人生的價值。良心的失落使人受各種身心的痛苦,甚至拖累許多無辜的人。進而由自己 、 別人 、 環境 、 大自然 、 上蒼五方面,探討如何培秦敏銳的良心,發揮健全的良心功能,奔向完滿人生的標竿。
人活在關係中
- 親密一家人
- 我們這一班
- 與天地共舞
青少年生活在家庭 、 學校及社會的闢係中。探討親子及手足的關係,以及如何面對家庭變故。學校中同儕丶師生及兩性的關係,以及婚前性行為的問題。並擴大到與大我—社會與自然的和諧關係。
能思會辨
- 我思故我在
- 伊甸固的迷思
- 未來的夢想家
瞭解忠考的定義及重要性,學習不同的思考方式,以不同的襯點來,思考,辨別思考的盲點,以解決人際關係上的衝突,以及誤斷的決定。培養獨立思考 、 作決定 、 問題解決的能力,主 動思索問題及慎選資訊。
生死尊嚴
- 眺望生命的地平線
- 行過死蔭幽谷
- 生命吞滅死亡
認識死亡的自然現象及意義,除去懼死心理,坦然接受死亡的事實與情境。認識臨終情境 、臨終關懷 、 安寧療護及喪禮的恋義。瞭解生命的尊嚴及生命可以吞滅死亡,進而保養顧惜自己的身體,培癢對生命的責任戚與使命戚。
社會關懷與社會正義
- 四海之內皆兄弟
- 有愛無礙
- 不信正義喚不回
由儒家大道之行的理想、希伯來民族的均平原則,追溯思想的淵源,建立新的模範。認識台灣社會問題及未來趨勢,健全社會服務的專業知能。瞭解社會正義是社會福利國家的道德基礎,就中華民族性及台灣社會運動探討現代人的社會責任。
全球倫理與宗教
- 天涯若比鄰
- 把愛還諸天與地
- 從剎那到永恆
從歷史演變、資本主義全球化、科技發展所引起的困擾,基因科技的道德爭議,探討全球倫理的必要性,喚起對全球環境倫理的重視。但這些問題必須回歸至人心最深處的需要 – 一個正確的信仰,才能真正達到「世界大同」、「民胞物與」的理想。
系列特色
- 透過故事、體驗活動、反思學習單,帶動回饋互動的優質教學體驗。
- 清晰詳細的活動流程,Step by step 輕鬆學會帶班上課。
教學目的
- 幫助學生主動去認識自我,進而尊重自己、熱愛自己。
- 培養社會能力,提昇與他人和諧相處的能力。
- 認識生存環境,瞭解人與環境生命共同體的關係。
- 協助學生探索生命的意義,提升對生命的尊重與關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