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首頁|網站導覽|常見問題集

用心引導孩子體認生命

臺北市建安國小志工

余嘉倩

在建安國小四年二班的生命教育課程,學生是從不同的班級組成的,有的程度較好,但也有的甚至還用注音寫姓名,或是連一般表達都有困難。第一堂課我們就鼓勵他們上台分享心得,他們雖然調皮搞怪,但下一堂課仍積極參與。我們一堂課的志工老師通常有三至四位,班上學生分成四組,每組三至四位,這樣幾乎每位學生都可以照顧到。

記得開始備課時,除了得榮資深志工媽媽來為我們選出八堂教案,教導我們如何說故事、帶遊戲、做活動。我們親身上陣的志工,還額外花時間聚在一起討論流程、細節。雖然從來沒有配合過的,但在課堂中及課後的備課時間也漸漸培養出默契。

八堂課中,我預備了頭兩堂與最後兩堂。第一堂的智慧小語是「旅行使生命活躍,閱讀使思想開闊」,此時我還不懂要標上注音,但了解學生程度的差異性後,第二堂我們就加入了填空的嘗試,以及注音標示。最後兩堂,在「認識雙手」的智慧小語講解中,請同學握住另一位同學的雙手,問問對方今天用手做了什麼?也提到沒有手的力克胡哲的例子,勉勵同學們用心生活。在「我心是一塊好土」單元,我以實際在以色列希律王墓拍到的荊棘照片,引出希律王殘暴的性情,以解釋何謂「好土」及「負面情緒」。學生們對負面情緒舉例很踴躍,表示他們對自己有深度的自省力。

整體說來,我在過程裡認識了教案的豐富,也慢慢的學會用心引導孩子體認生命。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