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首頁|網站導覽|常見問題集

2018.08.23 得榮少年獎助學金頒獎餐會暨Happy Learning快樂學習成果展報導

8月23日晚間,得榮少年獎助頒獎餐會暨快樂學習成果展,在小巨蛋囍宴軒舉行,主題為「真愛來幫盲,開啟心之窗」,近90位得榮少年及其家屬參與,出席人數約210人。

聚會時段,先有得榮少年的展覽及得榮少年公共服務的回顧影片,之後兩組得榮少年、家屬及關懷者作見證,讓在場的眾人格外感動。第一組見證是台北市六會所的陳郁庭姊妹,她自幼就常感壓抑、不開心,時常思索活著的意義。她在就讀信義國中一年級時加入得榮少年,參與公共服務,如到養老院或社福機構幫忙打掃、帶老人闖關或唱歌給身障朋友聽等,藉由服務這些軟弱的人,她知道自己是有用的,幫助別人是開心的。

她的姊姊玟卉早她一年申請成為得榮少年,因著聖徒的關懷與陪伴,在六會所受浸得救。郁庭曾受姊姊邀請參加聚會,覺得弟兄姊妹向光一般閃耀。但她更深而主觀的經歷是在一段低潮、面臨升學壓力時,藉著呼求主名與禱告得著真安息。後來聖徒帶著她與姊姊一同追求牧養教材,讓她得著說不出來的平安,並在今年3月12日受浸,過著甜美喜樂的召會生活。

姊姊玟卉見證,她們原本個性害羞,尚未得救的媽媽看見她們在特會中為主申言,覺得不可思議。姊妹兩人得救後,常常一起為福音朋友禱告,也會拉著媽媽禱告。媽媽逐漸願意打開家讓聖徒來聚會,和她們一起去買了10張椅子,準備點心。她們的關懷者郭姊妹也說這對姊妹信主前後改變真的很多,今後會和她們為了媽媽的得救繼續努力!

第二組見證是台北市召會二十五會所的得榮少年家長羅怡婷姊妹。四年前,她的女兒雨柔想要上生命教育課以申請得榮少年。當時,會所青少年聚會剛好有生命教育課程,於是雨柔就去參加,因而連結上會所的青少年,漸漸有穩定的聚會與讀經追求的生活。她也很感謝基金會提供的獎助學金,幫家中減輕經濟負擔。

吳雨柔姊妹接著分享,她成為得榮少年後變得開朗了,會主動去認識別人,也因為公服常接觸到在社會上比較弱勢的人,發現自己其實很幸運,會開始關心周遭的人。另外,青少年每週有三次讀書營,週六有青少年聚會,週日有主日聚會,寒暑假還有特會和訓練等。在這些活動中,她很享受每次與同伴相處的時間,毫無壓力,還能一起享受主,讓她的生活過得很充實。她感謝服事者趙姊妹每天晚上陪她讀經禱告,讓她天天被主的話充滿。今年剛成為關懷者的趙芳伶女士說,即便為了陪伴少年參加公服,工作要請假,她還是願意繼續陪伴少年們,使他們能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。

頒獎時段,得榮少年分三批上台,接受金安希女士、吳文心女士,以及林蔚文女士頒發獎助學金。金安希女士有感而發,方才得榮少年及關懷者的分享,讓她想到初踏入基金會時,創會董事長林注進先生說的一句話:「用生命感動生命」。雖然關懷者很勞苦,但還是願意繼續陪伴,就是因為看見了生命的光亮。每個人的心都像花朵,有心灌溉就會吐芬芳。她鼓勵眾人都來關懷身旁的人,這樣的人生定是充滿喜樂的。

「Happy Learning快樂學習」課程展覽時間,由恩慈基金會的黃夢華姊妹及金用周弟兄致詞,課程的宗旨是希望青少年在充滿愛的環境裡快樂的學習,他們鼓勵在座的青少年儘快報名將於九月份開始的第十二學期課程。

暑期生命教育體驗營隊的展覽,由營隊總召、大學志工莊承義弟兄分享。在營隊中,大學志工和花蓮孩子藉由不同生命經驗的碰撞,看見自己擁有的是多麼美好,而能欣賞自己,展現個人特質,體會做我真好。

聚會的尾聲,台北市福德國小校長陳靜宜女士,對與會眾人有勸勉與鼓勵的話。她以自身求學經歷的挫折為例,說明人生總有一些困境,但這些都可能是隱藏的祝福。末了,聚會在梁志暉弟兄總結的祝福與禱告中圓滿結束。

 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