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5日一早,45名得榮少年在14名關懷者的陪同下,來到「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」進行服務。
此次服務的概念是,結合園區特有的農耕體驗,讓生長在都市的少年也能享受農家樂。同時讓少年了解公園是提供民眾休憩的場域,當我們享受公園為我們帶來的好處時,我們也當盡一己之力來有所回饋。
眾人抵園區地下室的多功能教室後,園區的葉叔叔向大家說明服務內容,並將少年分為三組,跟隨葉叔叔來到戶外空間。在介紹服務的場域後,第一組少年跟隨葉叔叔進行「梯田整地」。大夥兒戴著斗笠,在樹下聆聽葉叔叔的指示,有的少年使用鋤頭將土翻鬆,有的少年使用耙子,將土堆覆在茶樹暴露的根上,作好培土的工作。
第二組少年跟隨志工陳阿姨進行「有機材搬運」。少年們拿著長柄杓,仔細的翻挖著溝渠,將淤積的汙泥及水生植物撈出,並用手推車運至園區溝渠內的小島上,作為厚土,以利上方植物生長。
第三組少年跟隨著近八十歲高齡的志工爺爺,進行「溝渠清理」。志工爺爺向少年說明服務需穿戴的裝備,之後少年們在志工爺爺的協助下,穿上連身的青蛙裝陸續下水。少年兩人一組,利用寬口鏟,慢慢的在水池中移動、探測,將不屬於溝渠生態的物質取出,使生態池保持健康的狀態,以利其中生物生長。
少年們在豔陽下揮灑汗水,雖然辛苦,卻從服務中學習,雖然疲憊,卻收穫滿滿。服務終了,眾人在鬱鬱蔥蔥的茶田山水前,與身旁的夥伴們歡欣合影,圓滿地完成今日的任務。
揮別了園區,眾人抵達台北市召會19會所。午餐後的生命園地時間,由就讀台大工程科學所碩士班二年級的志工劉哥哥,以「閱讀人生」為題作分享。首先他用自己的生活經驗,勉勵少年在生活中要全力以赴。他就讀國中時是籃球校隊,參加過校際路跑比賽;大學四年的暑假投入生命教育暑期營隊,到花蓮服務原住民孩子;他也去過中國、美國、印度開闊眼界。接著,他帶領少年思考甚麼是永遠。也許人在努力之下累積了財富、成就、學業等等,但所累積的都是一個個的「○」,若沒有一個存到永遠的「一」在前頭,所擁有的就沒有任何意義。他見證他的父母,因著接受了正確的信仰,重新有了愛,他們得到了那永遠的一,現在家中滿了彼此相愛的光景。他也將這個美好的信仰分享給少年們。
在餐會展覽預備時刻,特別邀請到台北市第45志工團的黃叔叔,帶領大家練唱「讓我說聲謝謝你」這首詩歌。他先邀請幾位自願的少年唱幾句歌詞,接著以獨特的發聲練習,放鬆少年的心情。原本放不開的少年們,都開懷的唱起詩歌。看著少年臉上洋溢著笑容,用純真的歌聲,為這首歌曲作了最美的詮釋。
時間過得很快,一轉眼已到了活動尾聲,今天少年們不僅擔任了半日的城市農夫,在生命園地認識甚麼是永遠,並帶著溫馨的歌曲滿足的踏上歸程。臨去前,各個洋溢喜樂,在鏡頭前留下珍貴的合照。眾人大聲歡呼,本次公共服務成功!
[/vc_column_text][/vc_column][/vc_row][vc_row][vc_column][vc_video link=”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viewN-kjpdk” title=”2017.07.05-得榮少年公共服務影片”][/vc_column][/vc_row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