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題:年輕的熱情,生命的盼望
一月十八日,是寒假的第一天,也是得榮少年本學期公共服務的日子。上午八點,得榮少年們聚集在板橋捷運站,準備出發到新北市中和區喜憨兒庇護工場。
抵達喜憨兒庇護工場,迎接得榮少年們的是笑容可掬的洪老師,和許多喜憨兒的員工們。看到他們親切的問候,得榮少年們也以同樣溫暖的笑容回應他們。
首先,洪老師先用投影片,為我們介紹喜憨兒基金會的由來,喜憨兒的背景和小故事。接著介紹創立理念,以及當初培育喜憨兒從事烘培工作的緣由,和目前經營現況。最後介紹目前喜憨兒基金會未來發展的目標和理念。在洪老師詳盡的解說下,使在場的人員對這群朋友們有更深的認識。
介紹結束後,洪老師帶大家到庇護工廠內做環境介紹,參觀了包裝區、烘焙區、物料區以及出貨區。洪老師現場也考大家一些問題,答對的得榮少年都拿到一包喜憨兒工廠的餅乾;現場漫溢著麵包的香氣,看到美味的餅乾,大家禁不住打開餅乾,大快朵頤的享用一番。
隨後開始公共服務。眾人穿上喜憨兒圖案的圍裙,戴上帽子和口罩,前往不同的服務區域。在服務開始之前,洪老師提醒眾人,希望在服務過程中,能和喜憨兒們多聊一聊。因為這群孩子平日不常與外人接觸,希望在服務過程中,得榮少年能主動與他們交談。
事實上,他們平常也會看連續劇,甚至還會自己規劃到外面遊玩。但是極缺少與外人來往的機會,這在他們的生活中,多少造成一些不足。於是在上午的公共服務裡,得榮少年們都會主動去關心他們。或許他們有些人說話不易了解,有時也不容易說上幾句,但看在旁人眼中,真讓人感受到得榮少年令人窩心的一面。例如,得榮少年會主動自我介紹,幫忙換水,並且和這群朋友一同分工整理器具。另一面,也發現得榮少年在接受任務後,對手上的工作都很仔細、認真。即使只是將裝麵包、餅乾的籃子擦拭乾淨,得榮少年們也會勤奮、仔細的將每個黑點去除。
中午回到基金會用完餐後,教會的陳大哥給大家說故事。陳大哥先問一個問題,考大家的觀察力,讓得榮少年學習靜下心來,用心去聽別人所要闡述的內容。接著,又問了三個問題,是人生中必須面對的,「人從哪裡來」「人要往哪裡去」以及「人生存的目標」。
陳大哥說,『我們都不認識兩百年前的人,但如果我們要了解當時的生活,我們會去看書一探究竟。那麼,這世界上有一本最暢銷的書,叫做「聖經」。這本書不單是被全球翻譯最多語文的書,也是惟一能解釋人生這三個問題的書。除了這本書之外,我們也可以藉由禱告,或呼求宇宙真神主耶穌的名,來尋得人生的解答。』現場所有人都呼求主的名之後,陳大哥勉勵大家,日後在學習的路上,或是人生的轉彎口時,都能向這位神有敞開的禱告,祂必引導我們走該走的道路。
分享的時候,一個個得榮少年起來訴說他們的感想。有人對喜憨兒在學習過程中,所付出的心力和努力有許多的感動。有人對喜憨兒看到外人時,親切的問候和笑容感到很溫馨,很想與他們一樣,能天天洋溢喜悅。其中一位得榮少年,原本羞怯的不敢站起來分享她的心得,但是在伙伴的加油打氣下,也簡短的說了一點。
公服隔天就是得榮少年頒獎餐會的日子,眾人在分享心得後,抓緊時間練習要上台獻唱的詩歌「讓愛飛翔」。雖然忙碌了一天,但為了展現最好的一面給蒞臨的嘉賓,每位得榮少年笑得好不燦爛。